在石化生產中,調節閥是自動控制中起執行作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應用于煉油裝置、化纖裝置、丙烯晴裝置、合成氨裝置、乙烯裝置、空分裝置以及聚丙烯等裝置中。目前調節閥主要用于調節介質的流量、壓力等,是流體機械中控制通流能力的關鍵部件。調節閥在機械產品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據國外工業發達國家統計,調節閥的產值是壓縮機、風機和泵產值的總和,約占整個機械工業產值的5%。
關于國外調節閥行業技術水平,有關資料表明,幾十年來,隨著大型成套裝置技術的發展,國外出現了一系列新的成套設備和樣機,與之配套的調節閥也表現為大型化、高參數化、自動化和成套化。而且系列新品種還在不斷增加,如緊急
切斷閥、快速關閉閥、防火閥和水冷閥等。
調節閥基本參數有很大的提高,如閘閥******口徑達到4.2m,溫度為1050℃,壓力為105MPa。球閥******口徑達到3.05m,溫度為1200℃,壓力為70MPa。且國外調節閥品種多、性能好,密封可靠,壽命較長。如球閥能達到10萬次以上無泄漏。鑄鐵閘閥開關3萬次,動作可靠,開關迅速。
目前,國內自主開發調節閥的能力較弱。國內工業過程自動化儀表行業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技術水平方面差距約15年左右,工藝裝備測試手段及管理等方面差距約20年以上。近十多年來,就調節閥來說自主開發能力、產品質量和水平有明顯提高,但還存在很多問題:國產多級降壓調節閥產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這些產品供過于求;對于高端產品的研發水平不高,大型成套工程配套所需的關鍵品種短缺。以自控系統的品種國內滿足率為例,一般性工程項目為85%~90%,大型工程項目不到60%,如電站、冶金、石化等重大技術裝備尚缺60多個品種,國外自動化儀表紛紛進入國內市場、占領了國內40%左右。長期以來,國內工業過程自動化儀表產品結構為:模擬儀表產品多,數字化、智能化產品少,高技術產品品種占總品種的比例還不到20%(工業發達國家達75%)。 dedecms.com
現代工業控制技術的發展使不平衡籠式調節閥結構功能模塊化、小型化成為調節閥發展的方向。模塊化設計,可使每個系列調節閥的零件總數更少,使同類產品的調節閥零件總量減少了25%,各種成本減少約1/5,可組配的調節閥品種規格增加40%,對制造廠而言,工裝模具的制造量減少了近50%,半成品庫和成品庫的存量可大大減少,任何一個閥內件,如閥桿、閥芯、閥座等受損后,均可方便地更換,滿足用戶要求,提高可靠性和可維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