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操作行為,真正引導和規范溫州民間資本,讓中小企業不再融資難,讓溫州民間資本充分發揮效益,將溫州打造成真正的“民間資本的集散中心”,實現造福社會的最終目的。在細則出臺的同時,也要出臺相關法律法規,確保參與金融改革的公司和法人的合法權益。
政府和相關行業協會要有序引導企業進入金融領域,設置一定條件和門檻,讓真正有實力、運作規范的企業進入。同時也要設定一些退市的
調節閥機制,讓那些不尊重游戲規則的企業退出金融行業。
奧康集團董事長王振滔
積極推進人力、土地、貨幣資本、信息、技術、知識專利等生產要素市場化的改革,使金融可以服務實體經濟,實現民間資本陽光化發展。森馬集團董事長邱光和應該讓優質的實體企業有參與金改的機會,但絕不能把實體經濟與金融混淆。金改的最終目的,應該是為實體金融發展提供保障,使實體企業能夠做強做大,走向資本市場。
氣動偏心旋轉閥日泰集團董事長金哲新
金改扶持實體企業的第一步,應當是想辦法把利率降下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貴的問題。此外,要警惕一些從事高利貸的人打著金改的幌子,改頭換面,依然從事“老高”事業。金帝鞋業董事長諸建勇。溫州的問題表現在:外需不足,企業無法繼續高速發展;企業主、民間有錢,又無處可投。希望政府引導大小企業之間抱團整合資源,溫州不乏做得好的企業,只是在創建品牌等方面需要政府做實質性引導。同時,建立本地的資本市場,引入更多資本,讓民間的錢可以合法利用。
百特電器總經理虞智武
建立社會整體誠信體系,整肅工商業信用環境;規范融資秩序,發展創新融資方式和途徑;從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方面出發,重點扶持,使金改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助推力量。
氣動調節閥育才控股集團董事長蘇尚州規范民間融資渠道;加強民間融資監管;銀行對實體企業融資后出現困難,應給予緩沖期,不能釜底抽薪。
曙光印業董事長朱詩力
針對不同規模的企業,推出真正符合實體企業需求的金融產品;針對初創階段的小微企業,鼓勵創辦地方風投公司予以資金注入、管理導入、財務規范、社會資源植入。
電動調節閥根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夏志標。膽子大一點,步子快一點,監管力度也起來一點,讓民間資金的借貸模式,從地下走向地上,讓它陽光化,這種民間資本,給它一點陽光它就燦爛。
莊吉集團董事局主席鄭元忠
溫州金改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解決民間資本投資的問題,另一個是解決實體企業資金饑渴的問題。但是在當前的形勢下,溫州信用危機還沒有徹底消除,民間資本的積極性還沒有激活,怕貸慎貸成為當前的投資心理。所以,我認為當前溫州金改還要著力培育市場環境,提振市場信心,放寬準入,讓民間資本“灌溉”實體經濟,實現資本與實業的雙贏。
法派集團董事長彭星
加大對實體企業的金融扶持政策,不要短期化行為。喬頓集團董事長沈應琴
充分利用和爭取國家好政策,務必腳踏實地做好每一步。
人民電器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向宇
希望溫州金改能更快、更好、更徹底,為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服務。
伯特利閥門集團董事長黃勝豐
讓民營企業能在豐富的、多元化的金融生態里,用間接融資及直接融資的方法,更好完成企業轉型,最終實現地方經濟轉型。 查理鞋業董事長謝衛國希望政策能落實到位;希望實體企業能在溫州金改中受益;建議成立溫州中小企業聯合銀行,專門服務于中小企業。印心鳥鞋業董事長黃高武給予與溫州政府對金融改革相應的立法和審批權力;引進和培養金融方面的人才,成立溫州金融學院;正面宣傳溫州金融誠信形象,并加強監管力度。
亞龍科技集團董事長陳繼權
為推動品牌產業,節約資源,抑制房地產漲價,國家應提倡無形資產的評估抵押或信用授權。
好日子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圣忠
中國無法實行利率市場化的根本原因是混合經濟中的民營成分太低,經濟體制包括金融體制中壟斷、“計劃經濟”的味道太重,金融體制改革的重點應該是平等。而此時一味地強調利率市場化只會變相地抬高利率,民營企業將更艱難。
溫州市宏錦鞋材市場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白瓊璟
希望加快推進步伐,讓金融服務于中小企業、為實體經濟輸血的眾多舉措早日變為現實。
榮光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美芳
打好基礎實體企業是金改的基礎,基礎不牢,金改的區域性風險就更大了;搞好“雙規”制定好金融服務體系的規則,規避金融融資過程的風險;實現金改的軟著陸。